九年級上冊歷史課件。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九年級上冊歷史課件”。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但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教案是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如果您需要再次訪問本頁請及時收藏!
教學目標
1.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背景。日本對朝鮮的侵略。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經過和李鴻章的避戰(zhàn)求和政策:戰(zhàn)爭的爆發(fā);戰(zhàn)爭的兩個階段-平壤戰(zhàn)役和黃海戰(zhàn)役;遼東戰(zhàn)役和威海戰(zhàn)役。戰(zhàn)爭的性質及結果?!恶R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三國干涉還遼。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
2.通過學習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使學生了解到:中日甲午戰(zhàn)爭是在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在世界范圍內再次掀起爭奪殖民地高潮這一背景下爆發(fā)的,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強的支持,它是日本統(tǒng)治者推行擴張政策、蓄謀侵略中國的一個步驟;通過分析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社會制度落后、清政府腐敗是近代中國挨打受辱的關鍵所在;通過分析《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3.通過學習中國愛國官兵和臺灣軍民英勇頑強抵抗外敵入侵,培養(yǎng)學生樹立國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分析日本蓄意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原因和學習日軍在戰(zhàn)爭中所犯下的罪行,使學生認識到資本主義的侵略性,激發(fā)學生對侵略暴行的憤恨,樹立報效祖國的志向。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及《馬關條約》的簽訂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中的重要事件。《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使列強獲得了在華建廠權,而且,大額的戰(zhàn)爭賠款和“贖遼費”迫使清政府與列強簽訂具有很強政治奴役性的借款協定。由此,列強不僅實現了對華資本輸出的愿望,還進一步加強了對清政府的控制。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和中國的慘敗,大大助長了列強爭奪中國的野心。瓜分中國一事被列強提上日程,很快地,列強在中國掀起了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狂潮。
重點分析
本課重點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背景和《馬關條約》的影響。1894年爆發(fā)的中日戰(zhàn)爭,是日本政府推行擴張政策和長期以來蓄謀侵略中國的必然結果。19世紀70年代是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各列強都想在中國獲得更多的政治、經濟特權和利益。因此,他們?yōu)榱烁髯缘那致阅康?,對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許或縱容的態(tài)度。他們的態(tài)度與目的不僅有利于日本實施其侵略計劃,而且,也影響了《馬關條約》內容的執(zhí)行。學習這一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全面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所以,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背景是重點?!恶R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喪權辱國的條約,是日本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付沉重枷鎖,是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極嚴重的步驟,學習這一內容,將會幫助學生理解《馬關條約》對中國社會影響的嚴重性。所以《馬關條約》的影響是本課又一重點。
難點分析
本課難點是《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按蟠蠹由睢睆哪男┓矫娣从吵鰜?,學生對此不易理解。學生在理解條約的一影響時,很難將條約的簽訂與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掠奪由以商品輸出為主發(fā)展成以資本輸出為主的特點聯系起來,而資本輸出將進一步加強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政治、經濟控制,加深被掠奪地區(qū)的殖民地化。所以,《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影響,教師適當介紹日本經濟發(fā)展情況和“大陸政策”,使學生認清日本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甲午戰(zhàn)爭前的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形勢,使學生理解列強為何對日本侵華會采取縱容或默許的態(tài)度,分析列強“調?!钡哪康募笆〉脑?。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中的兩段引文、甲午戰(zhàn)爭前李鴻章對駐朝清軍的命令、李鴻章和慈禧在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政策,預測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局的發(fā)展,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政治制度的落后、清廷的腐敗是中國戰(zhàn)敗的關鍵。
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的內容,分析三個條約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課內探究活動
引導學生對比《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分析、討論為什么說《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引導學生就本課內容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討論或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使學生理解這些問題。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五節(jié)甲午中日戰(zhàn)爭
重點: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背景和《馬關條約》的影響
難點:《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教學手段:教學用具:相關歷史圖片、視頻資料、flash動畫;教學方法: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的綜合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中國近代史知識回答:近代侵略中國最兇惡的國家是哪一國家?回憶邊疆新危機時期,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情況。由此,導入新課。
二、戰(zhàn)爭爆發(fā)的背景
引導學生回憶日本何時以何種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帶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根據日本資本主義制度的特點、日本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分析日本資本主義發(fā)展中存在的困難。教師利用史料讓學生分析日本統(tǒng)治集團采取的解決方式并簡要介紹其“大陸政策”。
教師提供的史料:
“全皇國為一大城,則若蝦夷(北海道)、呂宋、臺灣、滿清、朝鮮、皆皇國之屏藩也。蝦夷業(yè)已從事開拓,滿清可交,朝鮮可伐,呂宋、臺灣可垂手而得矣。”
引導學生回憶此時19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的主要形勢,閱讀書中提到的各列強欲通過日本侵華獲得的利益,使之理解為何西方列強采取縱容或默許態(tài)度。并分析列強“調停”的本質和“調?!笔〉脑?。
強調日本利用朝鮮東學黨起義設下圈套,欲促成中日沖突。朝鮮東學黨起義成為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導火線。
讓學生閱讀書中有關“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密令駐朝公使”的引文、“禮部右侍郎志銳的奏折”的引文、有關李鴻章對駐朝清軍統(tǒng)帥的命令的補充材料、戰(zhàn)爭爆發(fā)后慈禧的態(tài)度、李鴻章的政策,由學生預測戰(zhàn)局的發(fā)展。使學生認識到:清廷的腐敗必將導致戰(zhàn)爭的失敗。
二、戰(zhàn)爭的經過和李鴻章的避戰(zhàn)求和政策
利用《甲午戰(zhàn)爭》flash動畫講解戰(zhàn)爭經過,并在講解過程中介紹清政府對敵進攻策略的錯誤判斷。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一部分內容,回答:李鴻章是如何將其避戰(zhàn)求和的政策貫徹與戰(zhàn)爭的始終的,這一政策的執(zhí)行,對戰(zhàn)爭有什么影響?
讓學生閱讀文中關于日軍在旅順進行大屠殺的補充材料,激起學生對侵略軍的憤恨。
三、《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
播放有關簽訂《馬關條約》的視頻資料,使學生了解日方的咄咄逼人與中方的忍辱求和。
讓學生回憶《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的內容,與《馬關條約》的內容進行對比,并逐條分析條約將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在分析條約的影響時,要引導學生從資本主義世界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時代特征入手分析。
四、三國干涉還遼
引導學生回憶初三世界史所學內容,俄國一直垂涎中國東北;1892年俄、法簽訂條約結為盟國;德國在太平洋地區(qū)占有一些島嶼,不樂見日本在遠東勢力的強大。使學生認識到:三國干涉日本侵占遼東半島,其根本目的在與維護自身的在華利益。
五、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
利用書中《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形勢圖》講解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的經過。讓學生閱讀課文中有關臺灣軍民抗日斗爭的補充材料,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國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設計思想
通過分析、討論日本發(fā)動甲午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列強對日本侵華所采取的態(tài)度、清政府對戰(zhàn)爭采取的政策、預測戰(zhàn)局的發(fā)展、對比《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分析《馬關條約》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上述活動,提供與教學有關且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材料,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板書設計
第五節(jié)甲午中日戰(zhàn)爭
一、戰(zhàn)爭爆發(fā)的背景
1.日本的"大陸政策"
2.國際形勢及列強的態(tài)度
3.國內形勢及清政府的態(tài)度
二、戰(zhàn)爭的經過和李鴻章的避戰(zhàn)求和政策
1.戰(zhàn)爭的爆發(fā)
2.李鴻章的避戰(zhàn)求和政策
3.戰(zhàn)爭的兩個階段及主要戰(zhàn)役
4.戰(zhàn)爭的性質及結果
三、《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
1.主要內容和影響
2.三國干涉還遼
四、臺灣人民的反割臺斗爭
1.全國人民反對割地議和
2.丘逢甲、徐驤組織抗日義軍
3.臺灣保衛(wèi)戰(zhàn)
【課程標準】1、簡述憲章運動的基本史實,了解歐洲早期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斗爭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講述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概述《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意義。
3、能講述"五月流血周"和創(chuàng)作國際歌的主要過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知識提綱】
【重點難點突破】
歸納《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以及它發(fā)表的歷史意義。
【本課小結】第11、12課 國際工人運動
1、《共產黨宣言》 (1)作者:馬克思、恩格斯。 (2)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
2、世界歷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權:巴黎公社
3、《國際歌》作者:歐仁?鮑狄埃
【默寫小測】
第11、12課 國際工人運動
1、《共產黨宣言》 (1)作者: 。 (2)意義:標志著 ;開辟了 ,成為 。
2、世界歷第一個無產階級的政權: 3、《國際歌》作者:
【訓練反饋】
1、馬克思主義學說是19世紀產生的偉大理論,下面對它的闡述正確的是:
①馬克思創(chuàng)建的學說 ②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chuàng)建的學說
③《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它的誕生 ④它就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2、《共產黨宣言》說:“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边@里的統(tǒng)治階級主要指的是
A、奴隸主階級 B、種植園主階級
C、封建主階級 D、資產階級
3、“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斗爭!……”這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革命戰(zhàn)歌——《國際歌》。歐仁?鮑狄埃創(chuàng)作這首歌與下列歷史事件有關的是( )
A.英國憲章運動 B.法國巴黎公社革命 C.俄國農奴制改革 D.俄國十月革命
4、法國巴黎的貝爾——拉雪茲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員墻,許多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去瞻仰過它。你認為與“公社社員墻”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
A.拿破侖發(fā)動霧月政變 B.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D.巴黎公社
5、歐洲規(guī)模、時間最長的一次早期工人運動是
A.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B.英國憲章運動
C.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D.德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6、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戰(zhàn)斗綱領是
A.《獨立宣言》 B.《權利法案》C.《法典》 D.《共產黨宣言》
7、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A.共產主義者同盟成立 B.《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
C.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興起 D.馬克思、恩格斯巴黎相會
【自我學習】
工業(yè)革命后,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日益嚴重,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一個科學理論來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擔負起了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的重任,從此世界無產階級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東羅馬帝國的基本狀況,《查士丁尼法典》編纂的目的,能正確評價《查士丁尼法典》;通過閱讀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史實;歸納總結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國對中西方文化的貢獻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教學利用地圖、圖片、文字等資料,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設置相關問題,組織學生利用材料研究歷史問題,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中體會論從史出、辯證看待問題等歷史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古羅馬法律,認識到羅馬法是重要的人類文化遺產,并且對古代西方社會和近代文明產生都有重要影響。培養(yǎng)正確對待和汲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成果的積極態(tài)度。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和作用
教學難點:探討拜占庭帝國強盛、衰亡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之后帝國不斷擴張成為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若干年后,羅馬帝國分裂成東羅馬、西羅馬兩部分,東羅馬帝國以其繁榮的經濟、輝煌的文化,傲立于當時相對黑暗的歐洲,但后來卻逐漸衰落、滅亡了,留給后人無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0課: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走近這個曾極度繁榮的古老帝國,感受它的輝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展示:《查士丁尼一世統(tǒng)治時期的拜占庭帝國》
2.教師提問:拜占庭盛極一時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地理位置優(yōu)越;商業(yè)貿易發(fā)達,經濟繁榮;繼承和保存古希臘、羅馬文化;東西文明交匯,互相影響。
3.教師講述: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則延續(xù)下來,并且進入一個“黃金時代”。527年,查士丁尼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穩(wěn)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他組建了一個法典編纂委員會。
4.材料展示:《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zhàn)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p>
5.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說說《查士丁尼法典》的概況。《羅馬民法大全》包含哪幾部法律?
提示:從529年起,委員會歷時6年,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和《查士丁尼法典》。
6.問題思考:如何評價《羅馬民法大全》?
提示:《羅馬民法大全》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奴隸看作“會說話的工具”。它還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被譽為歐洲民法的基礎。
目標導學二: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1.展示:《拜占庭帝國的衰亡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
2.教師提問:拜占庭皇帝為什么會求助于西歐封建主的軍事援助?結果怎樣?
提示:原因——長期的對外戰(zhàn)爭導致帝國財政枯竭。
結果——東征的十字軍不僅沒有給拜占庭以軍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國,占領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領土。
3.教師提問:拜占庭帝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窮兵黷武,四處征討,國庫空虛,財盡民窮;②外族勢力入侵。
4.問題思考:從拜占庭帝國的滅亡中你能得到什么歷史教訓?
提示:開放寬容使文明繁榮,保守狹隘導致文明衰落。我們堅信寬容開放的中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更加富強,未來的中國會更美好。
5.拜占庭帝國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三、課堂總結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有許多不同種類、不同特點的文化,它們都是人類寶貴的財富。當然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化是完美無缺的,所以要求我們有一種對待文明的正確態(tài)度,學會包容、吸收和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展我們自己的文化,不斷進步。
板書設計
1.《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內容、《羅馬民法大全》的意義
2.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原因、時間、對文化的影響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簡述薩拉熱窩事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起止時間、參戰(zhàn)雙方、戰(zhàn)爭結果,提高學生概述歷史事件的能力。探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以及薩拉熱窩事件作為突發(fā)事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多視角地觀察歷史現象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意識。說說凡爾登戰(zhàn)役的殘酷性,歸納和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性后果,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和歸納資料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互動訪談,引導正確認識各民族反抗侵略與瓜分斗爭的正義性同暗殺等恐怖活動的區(qū)別。理解突發(fā)事件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通過體驗式教學,引導理解戰(zhàn)爭形勢走向,體會戰(zhàn)爭決策的重要性。
通過觀看戰(zhàn)爭資料片,對戰(zhàn)爭的災難性進行情境體驗,激發(fā)對和平的熱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正確認識各民族反抗侵略與瓜分斗爭的正義性同暗殺等恐怖活動的區(qū)別。充分認識突發(fā)事件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使學生牢固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遠離戰(zhàn)爭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與影響
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對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各民族反抗侵略與瓜分斗爭的正義性同暗殺等恐怖活動的區(qū)別,充分認識突發(fā)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巨大威脅。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組織討論——引導評價”的方式來教學。
學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主要采用“課前預習-課上思考-合作交流-總結提升”的方式來學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歐洲變成一只火藥桶,只等一?;鹦菍⑺!边@是美國歷史學家在談到戰(zhàn)前的歐洲形勢時說的話,那么,最終是什么事情成為“那粒火星”呢?在這次戰(zhàn)爭中曾爆發(fā)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戰(zhàn)役?又給人類帶了什么樣的災難呢?讓我們共同研究和探討這些問題。
(二)講授新課:
教師:為學生展示《一戰(zhàn)前巴爾干半島形勢圖》,請學生講述同盟國和協約國在巴爾干半島地區(qū)的爭奪情況
學生:結合圖文資料進行簡單的介紹
教師: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指出:巴爾干地區(qū)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和錯綜復雜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兩大軍事集團的爭奪使巴爾干成為一點即燃的“火藥桶”。那么,這個“火藥桶”到底是怎樣點燃的呢?
一、誰點燃了“火藥桶”
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講述薩拉熱窩事件的經過
教師:放映《薩拉熱窩事件》資料片斷,引導學生對薩拉熱窩事件給世界帶來的震動產生一個感性的認識。
教師:薩拉熱窩刺殺事件引燃了一戰(zhàn)的戰(zhàn)火,那如何評價這一事件中的普林西普呢?你是否贊同普林西普的這種行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突發(fā)事件?最好舉出一二件實例。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提示學生從刺殺目的、手段性質、刺殺結果三方面來評價。討論之后,
由小組代表闡述觀點。
教師:結合學生討論情況,指出這類帶有恐怖性質的突發(fā)事件,對世界和平確實是個威脅,也給人類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現在我們還是回到這次由薩拉熱窩事件引發(fā)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
教師:指導學生識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形勢圖》,找出各參戰(zhàn)國,并且結合形勢圖來介紹各戰(zhàn)場的分布情況,指出,一戰(zhàn)爆發(fā)后主要戰(zhàn)場在歐洲,主要戰(zhàn)役在西線。在這次戰(zhàn)爭中發(fā)生很多慘烈的戰(zhàn)役,下面就以凡爾登戰(zhàn)役為例來感受一下。
二、凡爾登“絞肉機”
教師:為什么稱凡爾登戰(zhàn)役為“絞肉機”呢?
學生:主要是因為凡爾登戰(zhàn)役的殘酷性。
教師:凡爾登戰(zhàn)役的殘酷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⑴作戰(zhàn)時間長(1916年2月21——1916年12月18)
⑵雙方先后投入兵力近百萬人
⑶現代化武器的使用(飛機、毒氣彈等)
⑷死亡人數多,共傷亡70多萬。
教師:為學生放映《凡爾登戰(zhàn)役》的資料片斷和《凡爾登戰(zhàn)役形勢圖》,感受戰(zhàn)役的激烈和殘酷。
師生達成共識:無論什么樣的戰(zhàn)爭,都會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災難。
三、人類的災難
學生讀課本107頁的第二自然段,回答:
1、一戰(zhàn)持續(xù)的時間: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2、一戰(zhàn)的結果:
協約國勝,同盟國敗
3、給人類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①參加國有30多個國家
②人口15億
③戰(zhàn)火燃遍歐、亞、非三大洲
④ 840萬人陣亡,2100萬人受傷
⑤戰(zhàn)費20xx億美元。
教師提供圖文和視頻資料、引導學生結合現實認識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災難,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
教師啟發(fā)學生從參戰(zhàn)國本身性質及參戰(zhàn)目的入手討論分析,得出大戰(zhàn)的性質:是一場帝國主義的非正義的戰(zhàn)爭,局部看,塞爾維亞等國家從事的是正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但不能改變整個大戰(zhàn)的性質。
(三)課堂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他們自己課前所收集到的資料及一戰(zhàn)的相關內容制作學習卡片,可以涉及一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起止時間、戰(zhàn)爭規(guī)模、破壞程度、死亡的人數、損失及使用的新式武器等等
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的卡片對本課進行小結。
教師:戰(zhàn)爭是殘酷的,和平是美好的,地球需要安寧,人類呼喚和平,21世紀的今天,和平與發(fā)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但愿世界大戰(zhàn)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四)鞏固基礎:
1、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是()
A斐迪南大公視察波斯尼亞軍事演習B帝國主義爭奪巴爾干半島C薩拉熱窩事件D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zhàn)
2、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的標志是()
A薩拉熱窩事件爆發(fā)B德、俄、英、法卷入戰(zhàn)爭之中C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zhàn)D凡爾登戰(zhàn)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不屬于同盟國作戰(zhàn)國家的是()
A土耳其B奧匈帝國C意大利D德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場帝國主義掠奪戰(zhàn)爭。下列歐洲的參戰(zhàn)國中,唯一一個國家的參戰(zhàn)具有民族解放性質,這個國家是()
A塞爾維亞B奧匈帝國C俄國D德國
5、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最殘酷的戰(zhàn)役是()
A塞爾維亞戰(zhàn)役B凡爾登戰(zhàn)役C凡爾賽戰(zhàn)役D攻占德國戰(zhàn)役
6、世界上第一次在戰(zhàn)爭中使用坦克的國家是()
A英國B德國C法國D美國
7、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于()
A 1914年B 1915年C 1917年D 1918年
(五)能力提升:
我們生活的世界總是處于一種動蕩不安的狀態(tài)之中,往往一個偶然的事件卻會釀成一場大的戰(zhàn)爭或動亂。比如薩拉熱窩事件引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人類進入21世紀后又發(fā)生了9。11事件,結果爆發(fā)了美伊戰(zhàn)爭。你怎樣看待突發(fā)事件帶給
《大河流域》
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歷史,包括埃及、巴比倫、印度等文明古國的相關歷史知識。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整合教材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充分利用地圖和相關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轉換思維視角,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金字塔既是埃及國王奴役勞動人民的歷史見證,更是古代埃及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的一大世界奇觀。 重難點 重 點: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遺存; 金字塔的建造;漢謨拉比法典.。
難點:
為什么說金字塔、《漢謨拉比法典》、種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時代的階級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示目標(x分鐘)
(1)、導入新課:利用課文導言中的獅身人面像的故事導入新課。
(2)、出示學習目標:(教師解讀)
1、學生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的文明特色,掌握三大流域文明的精髓。
2、大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發(fā)源地,人類文明具有多樣性。
3、世界上的文明雖然各具特色但作為創(chuàng)造文明的人,卻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以此培養(yǎng)學生樹立國際意識和世界主義精神。
二、學生自學,質疑問難(x分鐘左右)
(1)顯示自學提綱:
1、古埃及何時出現奴隸制小國?何時出現統(tǒng)一的國家?國王叫什么?陵墓又叫什么?公元前6世紀被哪國所滅?
2、“新月沃地”有兩條河叫什么?什么人何時在兩河流域建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18世紀,是誰統(tǒng)一了兩河流域?并頒布了哪一法典?
3、古印度何時出現奴隸制小國?雅利安人進入后,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什么制度?每個等級名稱叫什么?由哪些階層組成?
4、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各有哪些文化遺存?
(2)、按自學提綱自學。自學時,對不會的問題要做好批注,作為合作探究的問題進行探究。
(3)、教師檢查學情,指導學生自學,并適當點撥。
三、合作探究,建構知識(xx分鐘)
1、組內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在組內互相交流。組內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質疑時提出,聽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2、師生互探。對自學提綱中重點的內容及學習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展示、糾錯和點撥。
3、教學內容:一、金字塔的國度 利用多媒體手段,放映有關尼羅河風光、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的資料,讓學生盡可能多角度地獲得課本外的知識信息。
2組織學生討論:利用課文的“動腦筋”,用多媒體打出討論題:
問題一:為什么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問題二:金字塔是通過什么方式建筑的?
四、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1.兩河流域的自然條件和尼羅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點?
2.簡單講述兩河流域人類文明的產生,著重向學生介紹蘇美爾人的城市國家和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3教師重點從三方面講述漢謨拉比法典:
五、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1、教師結合課本《古代印度》和插圖《印度河流域的古城遺址》講清古代印度地理范圍,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條件,并簡述古印度文明的產生、發(fā)展。
2、種姓制度:教師講授印度的種姓制度,組織學生討論:
問題一:種姓制度是怎樣產生的?四個等級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創(chuàng)造的? 問題二:不同等級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有什么區(qū)別?種姓制度的實質是什么?對印度未來社會產生什么影響?
六、鞏固新知,學會運用(xx分鐘)
1、教師多媒體出示訓練題、提高題。學生當堂回答,及時鞏固新知識。
2.布置課堂作業(yè):《基礎訓練》第x課部分重點內容,學生當堂完成。
3、教師檢查學生課堂作業(yè)完成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4.自主學習第x課:西方文明之源
自主備課記錄.
教研活動記錄.
板書
設計 第x課 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金字塔的國度
1.尼羅河的饋贈。
2.金字塔與木乃伊。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1.兩河流域。
2.古巴比倫王國。
3. 《漢謨拉比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1.印度河、恒河流域。
2.雅利安人與種姓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帝國主義列強爭霸世界和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史實,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經歷了長時間矛盾與沖突的醞釀,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歷史世間的意識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薩拉熱窩事件主要過程的學習,了解其“導火線”的作用,認識突發(fā)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凡爾登戰(zhàn)役的學習,討論戰(zhàn)爭給人類發(fā)展和進步帶來的嚴重災難,引導學生認識具體歷史事實得出結論,認識到熱愛和平、遠離戰(zhàn)爭是一種進步的現代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
難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分析和評價。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在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圖片導入。
幻燈片展示11.11光棍節(jié),每年的11月11日,英國都要舉行紀念活動,因為19xx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終于在硝煙中放下了刺刀。
(二)活動探究、尋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薩拉熱窩
問題設計:
(1)你如何評價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
(2)普林西普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的目的,一是貫徹新課標讓學生“學會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陳述歷史,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講述將薩拉熱窩事件的故事情節(jié)展示出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讓學生將正確的價值判斷融入對歷史的敘述和評判中。
教師指導學生在評論歷史事件時,注意運用史實分析說明問題,堅持“論從史出”、“一分為二”的方法,形成科學的歷史觀。三是通過這種途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各民族反抗侵略與瓜分斗爭的正義性同暗殺等恐怖活動的區(qū)別,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從而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以暗殺等恐怖活動為主要形式的突發(fā)事件,以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與世界和平,增強對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
活動二探究一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教師出示課件投影并板書)
教師投影《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對比表》和“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形成”的有關材料。
問題設計:
(1)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從材料中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設計意圖:
教師這樣設計,一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從圖表反映的數據得出一戰(zhàn)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二是通過材料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從中獲取歷史信息,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教師設計這兩個問題的意圖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歸納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
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對比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但與變化相反,各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占有狀況未變,還都是按舊的力量對比劃分的。這樣矛盾就產生了。作為帝國主義筵席上的遲到者——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決不滿意僅僅得到一些殘羹剩飯,他們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
正如列寧所說:“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將來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從一個‘主人’轉歸另一個‘主人’。而不是從‘無主’的變?yōu)椤兄鳌??!薄暗蹏髁x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幾個大國都想爭奪霸權,即爭奪領土”。這正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變化,各帝國主義大國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尋找盟友,重新組合,導致帝國主義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這是一戰(zhàn)爆發(fā)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爾登
活動三探究戰(zhàn)爭的殘酷性(教師投影并板書)
教師在展示圖片后引導學生思考:
(1)面對凡爾登戰(zhàn)役的圖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發(fā)明與剛剛結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關?由此,你對科學技術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的意圖在于引導學生回顧以前所學有關戰(zhàn)爭的知識,并總結人類歷的任何一次戰(zhàn)爭都給交戰(zhàn)雙方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學生通過圖片與課本內容的介紹認識戰(zhàn)爭的殘酷性。
教師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認識一戰(zhàn)的殘酷,究其原因,是因為戰(zhàn)爭中大量的武器被發(fā)明并運用到戰(zhàn)爭中。這樣做,第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更好地使學生辯證對待科學的作用。
在上一課中,通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學習,學生比較容易的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沒有過多的介紹科技的負面影響,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使學生明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運用于軍事領域,新式武器(潛艇、飛機、坦克、遠程大炮等)能使戰(zhàn)爭突破了以往以陸地為主的限制,擴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又擴大了戰(zhàn)爭的規(guī)模??傊?,科技可以給人類世界帶來光明,也可以毀滅人類文明。只有科技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才能使人類世界有個真正美好的明天。
第三站:華盛頓
活動四探究美國的參戰(zhàn)(教師投影并板書)
教師設計問題如下:
(1)美國為什么在戰(zhàn)爭前期宣布中立?
(2)為什么美國選擇在19xx年參戰(zhàn)?
教師設計這幾個問題的目的,一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在于使學生通過美國參戰(zhàn)、俄國退出更進一步認識一戰(zhàn)的非正義性,從而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活動五探究一戰(zhàn)的性質及影響(教師投影并板書)
設計問題:從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戰(zhàn)的性質是什么?請說出你的理由。
教師設計的意圖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分析,總結出戰(zhàn)爭性質和影響。教師出示投影材料,引導學生得出帝國主義是戰(zhàn)爭的根源,從而培養(yǎng)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活動六探究一戰(zhàn)的啟示
當今的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戰(zhàn)爭,假如你是相關國家的領導人,你會從一戰(zhàn)中吸取哪些教訓?
課后小結
教師小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是帝國主義間對殖民地進行爭奪的直接產物。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民族。我們?yōu)榱司S護地區(qū)穩(wěn)定與世界和平,做出過和正在做著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犧牲。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但并不代表中華民族懼怕戰(zhàn)爭,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時,只能通過戰(zhàn)爭才能解決問題?;厥?0世紀初的那場戰(zhàn)爭: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引發(fā)列強經濟上的競爭和對殖民地的爭奪成為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源,科學技術應用于戰(zhàn)場使戰(zhàn)爭空前慘烈和異常殘酷。面對著廢墟中的歐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類文明的希望所在!
課后習題
1.你能說出帝國主義爭霸世界的背景嗎?
2.介紹壟斷資本主義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情況。
3.從課本132頁圖中找出帝國主義侵略軍事集團的名稱及主要參與國
4.大戰(zhàn)的導火線、爆發(fā)的時間、標志及擴大
5.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戰(zhàn)場的主要分布及三條戰(zhàn)線
6.凡爾登戰(zhàn)場的情況,一戰(zhàn)的規(guī)模、結果、影響
7.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
貝多芬 六
一、 文藝復興運動
1、時間:14—17世紀。 2、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3、影響: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4、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神曲》,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二、 新航路的開辟(也叫地理大發(fā)現)
1、航?;顒樱焊鐐惒及l(fā)現美洲新大陸,哥倫布實現環(huán)球航行
2、影響: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歐洲開始對外殖民擴張。
三、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文獻:《權利法案》,限制國王權力,確立國會擁有權力。
2、影響: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并率先開始了工業(yè)革命。
四、 美國獨立戰(zhàn)爭
1、文獻:《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
2、影響: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促進美國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
3、領導人: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開創(chuàng)民主政治的先河
五、 法國大革命
1、文獻:《人權宣言》,宣揚自由平等、主權在民、財產權、法治原則。
2、影響:摧毀法國封建專制制度;動搖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
六、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1、工業(yè)革命的含義: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 2、時間:18世紀60年代一19世紀40年代。
3、成果: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發(fā)明 “旅行者號”蒸汽機車(即火車)。
七、 三角貿易
1、:路線:歐洲——非洲——美洲——歐洲
出程:從歐洲帶著廉價工業(yè)品到達非洲。中程:從非洲購買和獵取黑人達到美洲
歸程:從美洲帶著金銀、原料回到歐洲。
2、影響:使非洲喪失大量人口導致貧窮和落后;加速歐洲資本積累,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
八、《共產黨宣言》
1、作者:馬克思、恩格斯。 2、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九、 俄國1861年改革
1、領導人:亞歷山大二世 2、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3、影響:廢除了封建農奴制,走上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十、 美國內戰(zhàn)(也叫美國南北戰(zhàn)爭)
1、原因:黑人奴隸制阻礙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文獻:《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3、影響: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美國國家統(tǒng)一,為美國資本主義更加快速發(fā)展掃除障礙。
十一、 明治維新
1、原因:封建幕府統(tǒng)治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2、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3、影響: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擺脫民族危機。
十二、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1、時間:19世紀七十年代——20世紀初 2、特點:電力的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3、新動力機:內燃機 4、發(fā)明大王:美國人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等
5、新交通工具:德國人卡爾本茨發(fā)明汽車;美國人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
一、 文藝復興運動
1、時間: 2、核心思想:
3、影響:
4、文藝復興的先驅: —— 文學巨匠: ——“四大悲劇”
二、 新航路的開辟(也叫 )
1、航?;顒樱?發(fā)現 , 實現
2、影響:
三、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文獻: ,限制 權力,確立 擁有權力。
2、影響:
四、 美國獨立戰(zhàn)爭
1、文獻: ,宣告
2、影響:
3、領導人: ,領導 ,開創(chuàng)
五、 法國大革命
1、文獻: ,宣揚
2、影響:
六、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1、工業(yè)革命的含義: 2、時間:
3、成果: ,
七、 三角貿易
1、路線:
出程:從歐洲帶著 到達非洲。中程:從非洲購買和獵取 達到美洲
歸程:從美洲帶著 回到歐洲。
影響:
八、 《共產黨宣言》
1、 作者: 2、意義:
九、 俄國1861年改革
1、領導人: 2、性質:
3、影響:
十、 美國內戰(zhàn)(也叫 )
1、原因: 2、文獻: 和
5、影響:
十一、 明治維新
1、原因: 2、性質:
3、影響:
十二、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1、時間: 2、特點: ,使人類進入“ ”
3、新動力機: 4、發(fā)明大王:
5、新交通工具:
《西方文明之源》
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古代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發(fā)展的基本線索,伯利克里統(tǒng)治時期雅典奴隸制的高度發(fā)展,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興衰
2、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整合教材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充分利用地圖和相關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轉換思維視角,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古代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隸制得到高度發(fā)展,理解改革是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杰出人物對歷史的發(fā)展進程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重難點 重 點:斯巴達和雅典;全盛時期的雅典;羅馬霸權的建立。
難點
斯巴達和雅典的區(qū)別;羅馬和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示目標(x分鐘)
(1)、導入新課:提問: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哪些?古代亞非文明發(fā)源于哪些地區(qū)?繼亞非古代文明的興起,西方(歐洲)也出現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又是在哪里發(fā)源的呢?導入新課西方文明之源。
(2)、出示學習目標:(教師解讀)
1、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雅典的共和制度,掌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能力。
2、讓學生搜集古希臘、古羅馬的有關奴隸生活狀況的材料,使他們對古希臘、古羅馬的民主生活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3、無論是古希臘,還是古羅馬,它們都采取了積極的對外交流政策,這是他們強大的重要因素,由此使學生對當前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形成正確的認識
二、學生自學,質疑問難(x分鐘左右)
(1)顯示自學提綱:
1、希臘早期文明叫什么?由哪兩個文明組成?距今多少年左右?
2、評價伯利克里?
3、羅馬共和國成立于哪一年?為爭奪地中海霸權,同迦太基進行了三次戰(zhàn)爭,史稱什么戰(zhàn)爭?何時羅馬成為地中海霸主?
4、羅馬帝國何時建立?第一任皇帝是誰?哪一年分裂?哪一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它標志著什么歷史結束了。
(2)、按自學提綱自學。自學時,對不會的問題要做好批注,作為合作探究的問題進行探究。
(3)、教師檢查學情,指導學生自學,并適當點撥。
三.、合作探究,建構知識(xx分鐘)
1、組內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在組內互相交流。組內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質疑時提出,聽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2、師生互探。對自學提綱中重點的內容及學習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展示、糾錯和點撥。
3、教學內容:
(一) 雅典城邦的繁榮
1、雅典為何工商業(yè)發(fā)達?
2、雅典處于全盛時期是誰當政?
3、雅典處于全盛時期表現在哪些方面?
4、希臘為什么衰落?(斯巴達、雅典長期爭霸)
(二) 羅馬共和國的興亡
1、羅馬共和國何時建立的?羅馬共和國的行政長官稱為什么?由什么樣的人擔任?
2、古羅馬怎樣成為地中海上的霸主?
3、羅馬共和國是怎樣被羅馬帝國取代的?
4、馬帝國延續(xù)了約五百年,與秦朝和西漢時期的中國一樣,是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帝國之一。
四、鞏固新知,學會運用(xx分鐘)
1、教師多媒體出示訓練題、提高題。學生當堂回答,及時鞏固新知識。
2.布置課堂作業(yè):《基礎訓練》第3課部分重點內容,學生當堂完成。
3、教師檢查學生課堂作業(yè)完成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4.自主學習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自主備課記錄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知道哈格里夫斯發(fā)明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史蒂芬孫發(fā)明“旅行者號”機車的基本史實;
2、能力目標
理解工業(yè)革命最先從英國開始,后擴展到歐洲、北美的基本線索,從而得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讀圖、閱讀,啟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工業(yè)革命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促進的連帶關系,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判斷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解釋歷史現象的能力。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瓦特與蒸汽機;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難點: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三、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讀
1、18世紀中期,_______國商品越來越多的銷往海外,___________的生產供不應求。
2、在_______部門,人們首先發(fā)明了一種叫________的織布工具,加快了織布速度。18世紀_______年代,織布工___________發(fā)明了一種稱為____________的手搖紡紗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3、珍妮機的發(fā)明引發(fā)了__________生產領域的一系列發(fā)明。后來其它如冶金、采礦等部門也發(fā)明制造機器,有力地促進了________的發(fā)展,人們把生產領域這種革命性的變化稱為__________。
4、英國機械師__________借鑒前人的成果,改進了_______。_______年以后,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________部門使用,受到廣泛的歡迎。人類進入“_______ ”。
5、______國人首先制造出蒸汽機作動力的________,隨后,英國機械師________利用蒸汽機發(fā)明了火車,________年,這列“旅行者號”的機車在英國試車成功。
6、_______世紀上半期,英國___________生產成為工業(yè)生產的主要方式,工業(yè)革命完成。此后_______國、_______國也先后完成了工業(yè)革命。
7、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業(yè)革命以后,___________最終戰(zhàn)勝了___________,完成工業(yè)革命的國家逐步確立起對_______的統(tǒng)治,世界形成了________先進、_______落后的局面。
(二)合作探究
1、分析工業(yè)革命出現的原因。
2、工業(yè)革命對英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中國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如果當時珍妮機出現在中國,情況會怎樣,為什么?
(三)達標檢測
1、珍妮機的功能是
A、紡紗機器B、織布機器
C、動力機器D、交通機器
2、對工業(yè)革命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各方面的發(fā)明都從英國開始B、是機器大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飛躍
C、在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100多年D、是從發(fā)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3、英國工業(yè)革命能順利進行的前提是
A、英國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珍妮機B、英國瓦特改進了蒸汽機
C、英國資產階級取得了國家政權D、英國資源豐富、海外市場擴大
4、英國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珍妮機,其動力是
A、蒸汽 B、人力
C、水力 D、自然力
5、工業(yè)革命中具有劃時代的發(fā)明是
A、珍妮機的發(fā)明B、火車的發(fā)明
C、蒸汽機的改進D、汽船的發(fā)明
6、“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對歐洲大陸來說是一個動蕩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歷史性變革的時代?!边@一歷史性的.變革是
A、資產階級革命B、人文主義興起
C、向東方掠奪原料D、工業(yè)革命擴展
7、19世紀中期,俄國沙皇要到英國考察他不能做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車
C、馬車D、飛機
8、對右圖現象分析最恰當的是
A、英國棉花加工大副增長B、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巨大生產力
C、英國種植業(yè)發(fā)達D、因為交通運輸業(yè)發(fā)達
9、讀下列材料
以機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機等動力機械取代人力等,提高了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生產效率。1820—1890年,英國七十年間的生產總量增加了60倍,人口增加了3倍,人均產值增加13倍。一個勞動力年平均工作時間從3000小時減至不到1700小時,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0倍,人均壽命從35歲增至79歲。英國農業(yè)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中由177O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業(yè)相應地從24%上升到34%和60%。根據材料,結有關知識回答:
①工業(yè)革命對英國產生了什么影響?
②工業(yè)革命對其他資本主義發(fā)展較早的國家有何影響?
③工業(yè)革命對亞洲地區(qū)有什么影響?
④綜上所述略談你對工業(yè)革命的認識。
鏈接中考
1、“火車教會人們守時,準時準點成了現代生活的準則,人們開始要隨身帶上一塊表,時間該拿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這一現象最早出現于、
A、蒸汽時代B、電氣時代C、鋼鐵時代D、網絡時代
2、17世紀40年代,18世紀60年代,英國先后在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發(fā)生了重大事件,請說出這兩個重大事件是什么?對英國本身及世界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四)課堂小結
收獲:
困惑:
(五)布置作業(yè)
(六)學后反思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西歐中世紀鄉(xiāng)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知道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了解西歐莊園的管理情況、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通過西歐莊園里領主和佃戶之間的關系以及莊園的管理,分析西歐莊園的特點;通過小組討論,比較西歐莊園中的農民與中國古代社會農民的異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和接受生產力發(fā)展決定生產關系變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激發(fā)學生探索求知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西歐莊園的特點。
教學難點:比較西歐莊園中的農民與中國古代社會農民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農奴阿布拉黑的一天(片斷)
在領主自營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頭六臂。他駕著一隊耕牛穩(wěn)步行走,把土地梨成整齊的田壟、田溝。春光明媚,令人神清氣爽,但阿布拉黑頭腦中經常出現管事和他的助手,他們可以處罰他——甚至會鞭笞他——如果認為他偷懶的話。
阿布拉黑腦海里也會浮現修道院長和其手下僧侶的形象,他們穿戴著干凈的襯衣、襯褲、兜帽、長襪、暖袍和羊皮手套。僧侶每年都領取新衣服,而阿布拉黑卻沒有衣服可換,依舊穿著污跡斑斑的長上衣和綁腿,甚至它們破舊不堪。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8課:《西歐莊園》,走近西歐中世紀的莊園生活。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莊園的領主與佃戶
1.展示:《莊園圖解示意圖》
2.教師講述:“典型的莊園”包括著一個農村和周圍的田地。但是普通的莊園,并不如此整齊。較大的莊園往往包括著幾個農村,小的莊園有的只占著一個農村的一部分。莊園的土地是封建領主所有,而直接生產者的農民通過各種地和形態(tài),從封建領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權利,進行個體生產。
3.學生自主學習:在西歐莊園里主要生活著哪些人?在莊園里土地是如何劃分的?
提示:領主、佃戶(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莊園的土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營,稱為“直領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戶的“份地”),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共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按照規(guī)定共同使用。
4.材料展示:
材料一莊園的主要工作是農業(yè),同時也有手工業(yè),有木匠、鐵匠,莊園自己釀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師,總之,莊園生產了人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產品。
材料二從日出勞動到日落,勞動的報酬十分微薄。他的家一般是簡陋的小屋用糊了泥巴的籬笆建造的。地面就是泥土,從上面下來的雨和雪使泥地變得又濕又冷。農民在一只箱子里塞進些稻草當他的床鋪。他的伙食粗糙而單調——不是黑面包就是褐色的面包。如果收成不好就挨餓。餓死的事情決不是沒有聽說過。他當然是文盲,而且是迷信和恐懼的犧牲品,也時常受到邪惡的領主管家的欺騙。他還要交很多的租稅并服役,可以說,他是一個被蔑視、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可憐蟲。
5.問題思考:材料二中農奴的生活說明了什么?結合上述材料,分析西歐莊園的性質。
提示:農奴依附于封建主,缺乏人身自由;自由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
6.材料展示:莊園里的佃戶除了耕種自己的份地之外,還要為莊園主耕種土地,每周都要有幾天為莊園主干活,莊園主直接控制的農奴每周的大部分時間都要為莊園主干活。領主還向佃戶征收其他捐稅。
7.問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領主與佃戶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提示:領主與佃戶之間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佃戶有義務為領主勞動,領主也不能隨意沒收佃戶的土地,他們之間具有一定的契約關系。
目標導學二:莊園法庭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田地,被罰款6便士;佃戶的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被罰款6便士;只要領主的磨坊能夠磨面粉,就不得到莊園以外磨面粉,違者罰款20先令。
材料二無權享用公共牧場但仍在牧場內放牧的人,侵犯了全體村民的權益,判令他們從牧場牽走他們的牲畜,從此不得占用牧場,違者還要被罰款;某人不按規(guī)定的價格賣酒,也要被罰款。
2.教師提問:
(1)材料反映了西歐莊園具有什么權?
提示:司法權。
(2)根據兩則材料分析莊園法庭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手段是什么。
提示:罰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為會受到法庭的制裁?
提示:佃戶在勞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勞役、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到莊園以外磨面粉、侵犯全體村民權益的行為等。
(4)西歐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是什么?
提示:習慣法或村法。
(5)從上述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西歐莊園法庭有什么作用?
提示: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同時莊園也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
三、課堂總結
正因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奇特的政治現象和自給自足的莊園奇景,構成了中世紀西歐文明的獨特性。但歷史辯證法總是彰顯著永恒的道理,當一種新制度建立的時候,卻孕育了否定這個制度本身的新元素。
板書設計
1.興起的時間、發(fā)展。
2.性質: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
3.居民:佃戶(自由農民和農奴)。
4.領主與佃戶的關系: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剝削與被剝削。
5.莊園法庭:特點與作用。
甲午中日戰(zhàn)爭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甲午戰(zhàn)爭的概況、《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危害、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英勇事跡
掌握《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危害
能力訓練過程
方法口頭
表達讓學生介紹鄧世昌、徐驤、劉永福等人在保衛(wèi)國家和民族利益斗爭中的事跡,提高復述能力
比較分析綜合說明從《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內容的變化,說明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歷史趨勢
討論
探索中國戰(zhàn)敗的主要原因及其歷史教訓。
情感:
甲午戰(zhàn)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吞并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戰(zhàn)爭。在戰(zhàn)斗中,以鄧世昌為代表的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抗爭,他們是光榮的民族英雄。
思想:
意識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沒落、決策集團的妥協退讓和軍備的松弛落后,甲午戰(zhàn)爭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恶R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教學重點:
黃海大戰(zhàn)、《馬關條約》。
教學難點:
甲午戰(zhàn)爭的性質、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馬關條約》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列舉左宗棠收復x疆的事跡并對他作出評價。(盡管他對于太平天國的鎮(zhèn)壓,具有反人民的一面。在收復x疆方面,他的歷史功績卻值得贊頌:他對于較弱的阿古柏果斷動武,直接收復失地;對于較強的俄國則盡量避免直接交戰(zhàn),通過外交談判,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錢作為代價,收回價值更為重要的安全大門——伊犁。)
2.起初在收復x疆問題上,同左宗棠意見對立的代表人物是誰?(李鴻章)
教師講授:李鴻章重“海防”輕“塞防”的主要企圖是為了保存自己派系的實力,但是在列強瘋狂侵略中國的形勢下,李鴻章越是保守越是挨打,最終把“老本”都輸光了。請同學們閱讀《甲午中日戰(zhàn)爭》,看看李鴻章怎么把“老本”輸光?中國又遭到哪些重創(chuàng)?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又涌現出哪些與李鴻章態(tài)度不同的英雄人物?(要求學生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先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見后,抽2——3個小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著轉入探究性學習。)
2、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黃海大戰(zhàn):
1、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是什么?(為了實現征服朝鮮、入侵中國、稱霸世界的野心)
2、請2——3位學生同時扮演鄧世昌的英雄形象,由大家評判優(yōu)劣。(教師作“畫外音旁白”,學生配合表演適當的動作或對話)
師:1894年9月,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遭日本艦襲擊,鄧世昌動員致遠艦官兵保衛(wèi)旗艦。
生:(語言自擬,當場表演沖鋒情景)……
師:致遠艦中彈過多,艦身嚴重傾斜,彈藥也用光了,鄧世昌動員將士決死一戰(zhàn)。
生:(語言自擬,當場表演撞向“吉野”的情景)……
師:致遠艦被敵人用魚雷擊沉后,鄧世昌決心與軍艦同沉大海。隨從遞給他救生圈……
生:(表演不接的動作,也可自擬語言表白殉國決心)……
師:鄧世昌的愛犬死死銜住了他的衣服不放,鄧世昌怎么做?
生:(狠了狠心,表演用手將義犬按入水中的樣子,接著沉入碧波……)
《馬關條約》:
1、鄧世昌等將士死得轟轟烈烈,因為他們用生命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所以,黃海一戰(zhàn),中日雙方各有損傷,實力對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墒牵髞砣哲妳s連戰(zhàn)連勝,相繼占領了哪些地方?(遼東半島、旅順、威海衛(wèi)等)
2、清政府在這一戰(zhàn)中又遭慘敗的原因是什么?(李鴻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協,一個是為了“保船避戰(zhàn)”,另一個是為了要過“萬壽大典”。清政府自身的腐敗導致了戰(zhàn)場上的全面潰敗。)
3、戰(zhàn)后雙方簽訂了什么條約?簽訂于哪一年?雙方的代表分別是誰?(《馬關條約》,1895年,[中]李鴻章和[日]伊藤博文。)
4、比較《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內容,具體分析、說明《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指導學生制表填表)
項目內容分析影響:
《南京條約》割香港島,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等五口通商,協定關稅破壞中國領土完整和主權加重中國的貧弱列強向中國傾銷工業(yè)品,瓦解了中國的封建經濟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賠白銀2億兩,增辟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領土和主權更遭踐踏,中國貧弱更加嚴重,列強擴大商品傾銷,還直接進入中國生產領域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5、臺灣人民怎樣譴責賣國的清政府?(有人寫對聯“臺灣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揭露慈禧太后和李鴻章之流的賣國嘴臉。)
6、臺灣人民又是怎樣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徐驤領導臺灣義軍同劉永福的黑旗軍在彰化、嘉義等地重創(chuàng)日軍。后因奸細出賣,臺灣終于全部淪陷。但是臺灣人民在日本殖民統(tǒng)治期間,爭取回歸祖國的斗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人教版初中歷史中國近代史第三單元第二課時。本單元是抗爭和探索的繼續(xù),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開始。而本課中共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的里程碑,在全冊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在整個中國歷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二、說學情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開天辟地的大事。學生們從小從報紙、新聞等多種渠道對中國共產黨有一定的了解,也產生一些共產主義方面的信仰,對本課的學習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歷史意義,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首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初步感知中國共產黨成立,然后再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合作探究,來深刻的認識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從而堅定學生的共產主義信念。
四、說重難點
1、重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中共一大的召開。
2、難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歷史意義。
五、說教法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為了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因此本課采取創(chuàng)設情景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圖表資料研習法等體現學生的合作、討論、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說學法
學習方式的轉變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因此本課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七、說教學過程
1、導入
以中國共產黨召開黨會為背景圖片,以革命金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背景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景,迅速將學生帶入到本課的學習氛圍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2、新課教學
(1)十分鐘自學,探究三個問題。
探究一、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有哪些?
探究二、中共一大召開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是什么?
探究三、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是什么?
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探究,以形成了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初步認識。
為了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對所存在的問題實行幫扶,最后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接下來,我安排小組間進行交流討論合作一: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有哪些?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習,使學生在相互啟發(fā)中加深對文本的認識和理解,也從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通過教師多媒體課件的引導,以及小組合作交流對文本知識的歸納總結,得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三個:思想條件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當時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主要刊物有:《新青年》《每周評論》《湘江評論》等。通過對《中國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地點》的地圖觀察與分析,可得出中共誕生的組織條件是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培養(yǎng)學生識讀和分析歷史地圖的能力。并通過對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兩個時期,無產階級隊伍發(fā)展數據的對比表格,從而引導學生得出中共誕生的階級條件是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培養(yǎng)學生把圖表信息轉化成文字信息的能力。 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最后我安排兩組展示他們對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的歸納和總結。
(2)小組間進行交流討論合作二:中共一大召開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是什么?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于中共“一大”召開的具體學習:召開的時間、地點、代表、內容、意義。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的交流討論,可以迅速地完成。這塊內容的學習我安排另外兩個小組進行展示。學習中,強調學生注意中共“一大”召開地點的變化。由于秘密會議暴露的緣故,從上海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內容及意義是本課的重點。這里我指導學生將會議內容從通過第一個黨綱、黨的奮斗目標、黨的組織原則等方面進行分解,來幫助學生加以理解和記憶。特別熟記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3、鞏固提高
為了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學生的知識層次,增強學生的理解水平,這里我設置了本課第一個小組合作探究和全班大展示的題目:動腦筋思考陳獨秀為什么被選為中央局書記。由于此探究題目難度比較大,拓展性比較強。因而各小組的合作探究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答案。
最后我安排小組間進行交流
相信《九年級上冊歷史課件十二篇》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師資料,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九年級上冊歷史課件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范圍較大,可指代生產資料。有了資料的幫助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如魚得水!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僅供參考,歡迎閱讀。識記和理解:記住商鞅變法的...
經編輯準備,現為您提供“七年級上冊歷史課件”教案課件。在教學工作中,教案課件作為起始環(huán)節(jié),每位老師都應認真策劃。有了教案,教師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實現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讓我們一起閱讀、學習,希望您能從中獲得喜悅!...
本文中,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給大家整理了“《九年級歷史課件教案》”這個主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教學計劃和課堂展示是教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因此需要教師們用心準備。仔細設計的教學計劃可以指導教師更好地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就需要老師用心去設計好教案課件了。教案對于保證教學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千萬不要錯過“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它是一篇不錯的文章,歡迎大家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和學員幫助他們學習和成長!...
最新更新